圣茶祖师王褒传


请输入要查询的图书:

可以输入图书全称,关键词或ISBN号

圣茶祖师王褒传

ISBN: 9787564702434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1

定价: 38.00元

内容简介


茶艺是我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我国非物质遗产的组成部分。它享有独特、独尊、高尚的消费文化。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交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艺的表演和各种茶文化的传播及形式的展示,则将品饮茶活动提升为物质需求与精神享受的文化总和。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近现代,由于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诸方面的落后,传统的茶艺被忽略而衰微,以至人们谈起茶就想起日本的茶道,反而忽略了我国的茶艺传统。然而事实是,茶艺文化却起源于我国西汉。

茶艺从我国西汉汉宣帝兴起,经两晋以后,饮茶渐成风气,至隋唐更为盛行,而随着遣唐使茶饮也传入了日本。20世纪70年代末,当我国台湾的茶人酝酿成立茶文化组织时,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提出“茶艺”一词,此后,“茶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茶文化的广泛传播而得到人们普遍认可。但是茶艺的起源,却并不是始于20世纪提出茶艺一词才有茶艺的形成,实际上它在我国早已有着浓厚的文化根基。我国是茶的原产地,是制茶技术的发源地,是茶俗的发源地。而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更是茶艺或茶道的文化平台。茶艺的起源,最先源于传说。茶的起源本身就源于一个缥缈的时代,唐代陆羽在《茶经》里说:“茶发乎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闻”即传说,鲁周公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茶之发源传说仅归传说,而今学者们普遍认为,蜀地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普遍饮茶了。巴蜀是个神秘所在,历史上与世隔绝,其文化如何形成,土人又来自何方,一直都是个谜。随着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等遗址的发掘,蜀地之谜不仅没有解开,反而更加扑朔迷离。而种茶及加工与饮茶活动,是在秦人取蜀之后才为天下人所知,并沿着长江流域传播到中原,最终惠及全国。

先秦之前,未见有关茶的文字记载。据现有史料证明,蜀地饮茶活动的最初记载是西汉宣帝时期,蜀地资州人(今资阳市)王褒在收买奴隶时的契约文章《僮约》里将“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武阳买茶”等写进了契约,其关于茶和茶具及茶的交易虽然仅有12个字,但却把饮茶的艺术(烹茶)和技术(茶具的珍藏)以及茶具的卫生,高度浓缩在一起,足以说明当时茶艺和茶技已经成形。不仅如此,《僮约》中“武阳买茶”一句,说明当时武阳(今彭山县)应是巴蜀茶叶的集散重地,其茶叶的生产与消费已有一定的规模。王褒乃迄今为止有据可查记载饮茶活动的第一人,他将茶及茶艺带入西汉宫廷,与汉宣帝一起品茶、论茶、观茶艺表演,千百年来却鲜为人知。王褒作为汉代文化名人,他善于写诗,工于作赋,对音乐也有较高修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辞赋家,这已为天下人知晓。但却鲜有人为他首推记载茶艺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重视。《圣茶祖师王褒传》的作者,历经数年,不辞辛劳,广泛搜集资料,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历史依据,认真地考察论证,写成此书,不仅是为资阳“三贤”(孔子之音乐老师苌弘、西汉宣帝谏大夫王褒、东汉光武帝五官中郎将董钧,史称资阳三贤)之一的王褒树碑立传,更是挖掘资阳人杰地灵的丰厚文化底蕴,让资阳人古老的文化为华夏文明增辉添彩。

《圣茶祖师王褒传》以王褒的文学创作为脉络,紧紧连接饮茶活动,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本挖掘茶文化起源的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的一部好书。它以传记的形式,记载了王褒的生平,把王褒的文学创作与茶文化传播有机地紧密结合,可谓开创了茶文化寻源之先河。相信此书必能为我国的茶文化起源之认定奠定坚实基础,以证茶文化研究领域诸多谬误。

关键词:圣茶 祖师 王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