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与《向日葵》


请输入要查询的图书:

可以输入图书全称,关键词或ISBN号

凡·高与《向日葵》

ISBN: 9787102025605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2-6

页数: 88

定价: 18.00元

内容简介


《凡?高与(向日葵)》内容简介:文森特·凡-高(Vintent Van Gogh)是艺术史上最极端的人物之一,无论身世、性格、信仰还是艺术。他把生前潦倒与死后闻达的对比演绎到了极至,他谦卑、腼腆,天真,又狂放、怀疑、愤世,他曾是一位传播上帝福音的虔诚牧师,却最终成为基督教社会的叛逆者和弃儿。

凡·高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他的艺术生涯只有短短十年,在此之前他生活动荡。凡·高曾是画廊职员、教师、教士和牧师,浪迹海牙、伦敦、巴黎以及比利时最贫困的矿区伯利纳日。他对生命本能而狂热的虔诚、对自然与人类广博的爱及其天才的感受力一直备受压抑。直至1880年27岁时,他选择了艺术,抑或艺术选择了他,再至1890年37岁时,他因精神病发作而饮弹身亡。

或许真理的入口就是地狱的入口。一个窥见了世界最本质的美的人,必然要付出生命和理智的代价。当神性的力量,超自然的光辉、通灵的天分降临到一个平凡的生命上时,个体的悲剧和人类文化的演进就同时神秘地发生了。

他说:“要达到崇高的境界不仅仅是依靠感情的冲动,还要顽强地磨穿一堵把人们和他们已感觉到的。有能力达到的目标分隔开的铁窗。”凡-高如此表达了最终使他耗尽全部力量的内心斗争,他在用脆弱的头颅撞击上帝为人类设置的感官的极限、触摸和表现外部光色世界的极限。他没有被打垮,虽然他的生命消逝了、理智摧毁了,但他的作品留了下来,并那样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审美,甚至整个精神世界。他的作品看上去如此宁静、悠远,仿佛穿越了洪荒的时间之维,凝固在亘古无涯的永恒的存在之中,而这种感觉恰恰来自那极端的色彩、扭曲的线条、紧张、焦虑到濒临崩溃的图式的组合,这种巨大的矛盾和张力使他的画永远充满欲说还休的魅力。他那看似远离尘嚣的作品也恰恰最深切地反应了时代的焦虑,在那个传统学院派走向没落,古典主义由腐朽走向灭亡的年代,当自然主义小说和印象画派发出最后一丝灵光时,凡-高及时出现了。他与塞尚、高更对绘画艺术进行的全面探索,为20世纪艺术奠定了基础,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现代主义运动。凡·高在艺术史上的位置和作用酷似尼采之于哲学史,他们站在世纪末的废墟上,精确地预占了,下一个时代的图景,几乎后世所有的主义与流派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技术性渊源或精神支持。

凡高一直与主流社会和艺术圈子保持距离。在巴黎与印象派接触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在热闹的沙龙和展览会中,他总是笨拙、沉默、无所适从。他从不迎合任何人、任何观念,他贝是谦虚诚挚地学习和改变,用自己的智慧和敏感创造了一个独立的世界,一个完满自足的精神、表象和技法的世界。这种独立的代价便足孤独,伴其短暂一生的彻骨的孤独。

大师往往不是被漠视,就是被过多地谈论。凡·高生前的凄凉被淹没在后世廉价的赞誉与追捧中。在凡·高的《向日葵》拍卖记录变成一连串艺术市场的符号时,我们离几·高的精神已是如此遥远。

作者简介


程小牧,1978年生,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巴黎第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讲师,博士论文主题:Ecriture de Jean Genet : un baroque moderne(《让·热奈的写作:一种现代巴洛克风格》)。

研究方向

法国现当代文学及思想史背景研究、结构主义批评理论与方法、让 ·热奈(Jean Genet)作品研究、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作品研究、法语世界文学及法国海外省文学发展史与代表作家研究、欧洲现当代艺术史与批评

开设课程

近期开设课程:《法语文学专题》、《“世界文学”名著导读》等。

科研成果

一、主要论文

《自律与形式——看待现代主义的一种角度》,《江海学刊》2002年第1期;

《比较文学与双语精英》,《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3期;

《鲍德里亚的新理论地带》,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善恶二元或充盈的个体——大屠杀影像叙事》,《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8期

《青年就业法案、郊区骚乱、革命或其他》,《书城》2007年第7期

《巴黎高师的世纪神话》,《书城》2007年第10期等。

二、出版专著

《梵高与向日葵》

三、译著

《巴黎高师史》。

目录


关键词: 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