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


请输入要查询的图书:

可以输入图书全称,关键词或ISBN号

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79年4月

页数: 116页

定价: 0.31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马克思计划撰写的一部关于十八世纪英国和俄国外交史巨著的导言。1856年,马克思在翻阅英国博物馆保藏的外交手稿时,发现了一些能够说明英国政府同俄国政府从彼得一世时代起已经秘密勾结的文件。马克思曾经设想利用这些文件撰写一部篇幅为二十个印张的著作来揭露这种卑鄙行为。但是这个计划没有实现,只是以《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为标题发表了这部著作的导言。它最初在英国《设菲尔德自由新闻报》(1856年6-8月)上部分发表过,后来全文发表于伦敦《自由新闻》(1856年8月-1857年4月)。

本书共分六章。在第一章中摘要发表了十八世纪英国外交官从彼得堡发回的四件秘密书函;在第二、四、六章中摘要发表了十八世纪英国出版的三本匿名小册子,即《北方危机》、《防御条约》和《真理合乎时宜才是真理》。马克思认为这些历史资料是判断十八世纪欧洲外交关系的重要依据,因此详加批注,重新发表,“以便对历史作出新的说明”。

马克思以很大的篇幅概括叙述了俄国的政治历史,剖析了莫斯科公国王公窃取权力的狡诈手段,着重揭露了沙皇彼得一世妄图征服世界的野心。马克思揭示了沙皇俄国对外政策的继承性,指出彼得一世继承莫斯科公国王公的政策,对莫斯科公国老的蚕食方法加以提炼,“把蒙古奴才的政治手腕和蒙古主子继承成吉思汗征服世界遗志的狂妄野心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从陆地蚕食体制向世界侵略体制的过渡。

作者简介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1830─1835年就读于特里尔中学,1835年考入波恩大学,学习希腊罗马神话和艺术史类课程。1836年进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1841年4月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期间他先后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开始在哲学方面努力把前者的辩证法与后者的唯物主义结合起来。

1842年1月开始为科隆的《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进入《莱茵报》当编辑,负责撰写有关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社论,他的文章使《莱茵报》的发行量增加了两倍,成为普鲁士的一家主要报纸。1843年6月与燕妮·封·威斯特华伦结婚,后移居巴黎,并开始与进步工人团体发生联系。1844年结识恩格斯,并合著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著作《神圣家族》,后又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充分论述了他们的唯物史观,阐明了人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从而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1845年2月被法国驱逐出境,迁往布鲁塞尔。1847年与恩格斯一起参加了“正义者同盟”(后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合著了同盟宣言──著名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返回莱茵兰,同年8月组织了第一届莱茵兰民主党代表大会。1849年5月16日遭到放逐,同年8月去伦敦重新加入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主张采取更大胆的革命政策。

1850年3月与恩格斯合著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要求为革命的“永久化”而斗争。1852年发表论文《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0至1864年过着贫困生活,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1851年成为《纽约论坛报》驻欧洲记者,在1851至1862年间共撰写了近500篇文章和社论。1859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4年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成为该组织领袖。1867年发表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阐明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1872年在海牙国际代表大会上击败巴枯宁主义者。此后,马克思创造力衰退,在最后的几年,他的大部分时间是进行疗养,但马克思仍坚持广泛阅读,并开始学习俄语。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马克思继续撰写《资本论》第二、三卷,但未及出版即于1883年3月14日因肺脓肿在伦敦病殁,他的遗骨葬于海格特公墓。

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被恩格斯称为两项伟大的发现。他另一重要的理论是阶级斗争学说。他认为,社会生产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与相应的阶级结构相联系,因此以往一切文明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最后将出现一个无阶级社会。这一理论对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观念也是贯穿马克思全部著作的一个重要理论。马克思对哲学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的内涵。

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还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1847)、《哥达纲领批判》(1875)等。

目录


说明






注释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