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


请输入要查询的图书:

可以输入图书全称,关键词或ISBN号

东魏北齐庄严纹样研究

ISBN: 9787501023134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 2008

页数: 284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本部论文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画为中心,在对目前中国北方考古发现的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标本,以及东魏北齐壁画墓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这一时期的佛教石窟寺遗存,以及中外博物馆的有关藏品,进行了考古学的分区分期研究,初步建立了这一时期装饰纹样发展演变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的典型纹样,再进行深入探究。

引论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 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与壁画墓的发现及研究

1.佛教石造像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2.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三 关于研究方法

上编 纹样概要研究

第一章 佛教造像

一 邺城地区

二 太原地区

三 青州地区

四 定州地区

第二章 壁画墓

一 墓道

二 甬道

三 墓室

下编 重点纹样研究

第一章 宝塔纹的形制特征与含义

一 南北朝晚期宝塔纹的形制特征

1.南朝(梁)

2.北魏

3.东魏北齐

4.西魏北周

二 (覆钵顸)单层方塔的含义

1.多宝塔

2.阿育王塔

三 宝塔纹的流行背景

1.阿育王塔信仰与北齐皇室

2.佛国土的象征物

3.佛舍利塔的礼拜与除诸障碍

四 小结

第二章 佛教艺术中的宝珠纹——以响堂石窟“珠柱”为中心

一 北朝晚期诸石窟宝珠纹的形制特征

1.龙门、巩县石窟

2.响堂石窟

3.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 响堂石窟宝珠纹的来源及含义

1.在中国,“珠柱”的出现

2.作为净土的象征物宝幢“珠柱”

3.阿育王柱和响堂石窟的“珠柱”

三 小结

第三章 树木纹一以定州地区双树纹为中心

一“圣树”的形式

1.中原式圣树

2.芒果系圣树

二 南北朝时期树木纹流行的情况及其背景

三 从树木纹到双树纹的转化:“双林”与净土思想

五 关于“龙树”

第四章 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一 南北朝时期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1.墓室壁画(画像砖)

2.墓碑与墓志盖

3.石棺与石棺床

二 宝珠作为日月与璧的代替物

1.日月

2.璧

三 在墓葬艺术中宝珠纹流行的背景

1.佛教艺术的影响

2.宝珠的圆形化和中国内地胡人的活动

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苏铉淑,1964年生于韩国全州。1986年毕业于首尔西江大学历史系。1999年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美术史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1年在《首尔新闻》当记者。现任梨花女子大学研究生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与美术史。曾发表《东魏北齐宝塔纹研究》、《响堂石窟火焰宝珠纹研究》、《中国南北朝时代宝珠纹研究——以墓葬美术为中心》、《北响堂石窟北洞的转轮圣王象征》(后两篇论文以韩文发表)等论文。

目录


引论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 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与壁画墓的发现及研究
1.佛教石造像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2.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三 关于研究方法
上编 纹样概要研究
第一章 佛教造像
一 邺城地区
二 太原地区
三 青州地区
四 定州地区
第二章 壁画墓
一 墓道
二 甬道
三 墓室
下编 重点纹样研究
第一章 宝塔纹的形制特征与含义
一 南北朝晚期宝塔纹的形制特征
1.南朝(梁)
2.北魏
3.东魏北齐
4.西魏北周
二 (覆钵顸)单层方塔的含义
1.多宝塔
2.阿育王塔
三 宝塔纹的流行背景
1.阿育王塔信仰与北齐皇室
2.佛国土的象征物
3.佛舍利塔的礼拜与除诸障碍
四 小结
第二章 佛教艺术中的宝珠纹——以响堂石窟“珠柱”为中心
一 北朝晚期诸石窟宝珠纹的形制特征
1.龙门、巩县石窟
2.响堂石窟
3.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 响堂石窟宝珠纹的来源及含义
1.在中国,“珠柱”的出现
2.作为净土的象征物宝幢“珠柱”
3.阿育王柱和响堂石窟的“珠柱”
三 小结
第三章 树木纹一以定州地区双树纹为中心
一“圣树”的形式
1.中原式圣树
2.芒果系圣树
二 南北朝时期树木纹流行的情况及其背景
三 从树木纹到双树纹的转化:“双林”与净土思想
五 关于“龙树”
第四章 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一 南北朝时期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1.墓室壁画(画像砖)
2.墓碑与墓志盖
3.石棺与石棺床
二 宝珠作为日月与璧的代替物
1.日月
2.璧
三 在墓葬艺术中宝珠纹流行的背景
1.佛教艺术的影响
2.宝珠的圆形化和中国内地胡人的活动
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